л񹲺͹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经验交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后勤改革
——在机关后勤改革与创新研讨班上的讲话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副会长 唐树杰

  正当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际,全国机关后勤战线的同志认真实践这一重要理论,坚持理论和制度创新,坚持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举办这次机关后勤改革与创新研讨班,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开拓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的历届领导对机关后勤工作都非常重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后勤工作有过许多精辟、重要的论述,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指导机关后勤改革的文件。在上届政府中,凡涉及机关事务工作、机关后勤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国务院领导亲自听取汇报,进行具体指导。经国务院批转国管局或国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的文件就有9个,涉及后勤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机关房地产管理、办公用房管理、政府采购工作等,都与后勤改革和管理有紧密的关系。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全国机关事务工作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时俱进,机关后勤理论创新取得了新成果。这几年我们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之中,围绕新时期后勤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原则,把握规律性,发挥创造性,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推进机关后勤理论创新,形成了一批理论探索的新成果。如20027月,编写出版了《邓小平后勤思想学习纲要》,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后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后勤思想的新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后勤改革与发展。最近又出版了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国管局局长、全协会长焦焕成主编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机关事务工作新局面》一书,集中反映了全国机关事务工作部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对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撰写了不少理论文章,对指导后勤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开拓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深化了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办公用房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推进了后勤管理体制、保障制度和服务机制的创新。基本实现了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分离,逐步建立了机关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初步形成了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和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的新体系,全面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促进了机关后勤服务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机关后勤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创新制度,后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按照党政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完善和转变管理职能,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按照后勤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加强了对机关的经费物资、政府采购、房地产管理和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后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节约财务支出,全面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1999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国管局在中央国家机关试行政府采购工作,经过两年的试点,于200210月在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推行。许多省、区、市的政府采购工作也委托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实施,这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依法保障,促进机关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服务宗旨,服务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按照机关事务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态度好、服务好、廉政好的要求,根据各级党政机关职能运转的需要,强化服务管理,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改革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态度,求实效,办实事,努力为机关工作和干部职工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和优质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以转换机制为重点,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在改革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和服务职能分离的基础上,一方面按照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结合机关后勤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现有后勤服务资源,重新组合和优化资源配置,转换后勤服务运行机制,推动现有后勤服务单位面向机关和社会开展双向服务。另一方面,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社会力量为机关服务。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后勤服务格局,增强了服务保障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了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 

     ——以人为本,加强了后勤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各机关事务工作部门,在加深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任职公示和任职试用期制度,加大了年轻干部选拨和领导干部交流力度,招聘和录用了一些学有专长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大大改善了机关后勤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普遍开展了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评优树先,后勤战线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发了广大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塑造了机关后勤的新形象,受到各级政府和各单位的表彰,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后勤人员改革创新的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后勤工作的认识,也为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当前机关后勤改革面临的形势 

  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显露,加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改革处于攻坚阶段。 

  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从机遇和有利的方面来说,首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政机构改革,既对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深化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其次,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第三,国企改革、高校和军队后勤改革,既为机关后勤改革积累了经验,也提供了发展空间。第四,经过这几年的机关后勤改革,机关后勤广大干部职工在观念上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已经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从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式自我管理和服务中解放出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后勤改革需要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逐步树立起来。第五,机关后勤管理体制逐步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管理方式逐步由单纯行政型管理向行政与经营型综合管理、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后勤服务逐步由单纯供应型、封闭型向效益型、开放型转变。第六,体制改革带动了机制转换。机制转换带动了经营实体的发展,形成了宾馆招待所、餐饮、汽车维修与销售、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支柱产业,有的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后勤服务纳入第三产业发展轨道。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把后勤服务社会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这既明确了机关后勤改革的方向,也为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我们在看到上述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形势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后勤改革中的不利因素。一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后勤服务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二是计划经济体制对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影响较深,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新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三是机关后勤服务单位与机关的工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经营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行使,影响了后勤实体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四是大多数机关后勤服务单位还依靠财政维系生存,等、靠、要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还未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五是机关后勤经济实体规模小、效益低、负担重、机制不活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市场竞争能力差,机关后勤服务队伍中,文化层次偏低的人员集中,也影响了机关后勤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坚持改革的方向,增强改革的信心;同时,也要正视改革面临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积极的对策,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改革与发展。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后勤改革 

  如何积极稳妥地把当前机关后勤改革深入开展下去?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供大家研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机关后勤改革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和精神动力,成为执政兴国的行动指南。当前全国正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我们既要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及与时俱进的精神,又要联系机关后勤实际,指导后勤改革实践,不断总结新经验、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新业绩。 

  ()充分认识机关后勤改革的重要性、艰苦性和复杂性。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已明确把机关后勤服务机构的社会化纳入国家第三产业的计划当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去落实。但机关后勤工作具有政治性和保密性,这便是辩证法中讲的事物的特殊性。它的改革与一般的国有企业和高校、军队的后勤改革又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机关后勤改革的重要性、艰苦性和复杂性。实践证明,机关后勤不改革不行。不改革就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能实现党政机构改革目标,对机关后勤自身也不利。但面对机关和机关干部职工这一特殊群体,机关后勤改革一定要保证机关职能的行使和机关高效有序运转。因此,在社会化改革的具体操作中,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机关后勤改革,不是宣布改革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需要逐一认真研究,才能为改制创造条件和使改制顺利平稳过渡。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顺利前进”(邓选第二卷,第149)机关后勤改革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比如思想观念转变问题、规范分离两种职能问题、后勤经费保证问题、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后勤人员分流问题、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后勤服务市场准入问题、转制成本问题、服务联合问题、内部机制问题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从历史和现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新的情况制定新的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积极妥善地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保持社会的稳定。 

  ()坚持机关后勤改革目标,不断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提高管理效率为中心,实现机构和编制科学化、法定化,切实解决管理层次过多、管理职能交叉、管理权责脱节的问题。要科学规范管理职能,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政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程序严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创新管理制度,处理好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关系,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效率。要以建章立制为基础,依法行政为重点,积极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法制为保证的后勤保障机制,使机关后勤管理、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公开透明,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保障。要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为目的,以转换机制为重点,以市场为方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后勤服务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和重组后勤服务资源,提高资产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要有序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成本控制,转换内部运行机制,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增强后勤服务机构的活力和发展后劲。要合理界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后勤服务机构,分别制定政策,促进后勤服务机构逐步实现经费自给,逐步实现后勤服务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 

  ()加强对机关后勤改革的组织领导。机关后勤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是很难的。各级领导和机关事务工作主管部门,要从党政机构改革的全局出发,统筹安排,重点突破,稳步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后勤服务机构转制。要加强协调,随时与劳动、人事、工商、税务、国资、信贷等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帮助解决在改革改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后勤改革改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业务主管部门,要从机关后勤改革改制的实际出发,在职责范围内,给予机关后勤改革改制以必要的支持。只有上下齐心,多方支持,机关后勤改革改制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网站标识码bm1400000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6号